常規(guī)宏觀亮發(fā)光桿菌落形態(tài)學觀察,主要觀察菌落在其適合的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狀況:細菌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形態(tài)、大小、顏色是否均勻一致,菌落個體表面及邊緣的生長狀況;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上的渾濁狀況、沉淀狀況、液面菌膜狀況;半固體上穿刺接種后,觀察細菌是否沿著接種線生長以及其生長狀態(tài)是呈毛刷樣生長還是均勻生長,上下生長是否一致.在鑒別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觀察結果是否跟預期結果相同。
細菌的個體形態(tài)學觀察,即通過顯微鏡觀察.觀察前細菌需要著色,要根據(jù)預先確定的觀察項目選擇與之相對應的染色方法,目前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革蘭氏染色法、美藍染色法、Ziehl—Neelsen染色法、姬姆薩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胞染色法等。
盡量挑選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菌進行染色觀察,此時的細菌生長處于幼期,利于觀察,因為一些陳舊細菌的染色結果會有變化,如本為革蘭氏陽性菌經(jīng)過長期擱置后染色結果可能為革蘭氏陰性。
同時細菌培養(yǎng)時要注意培養(yǎng)基的挑選,一些細菌的特殊結構如莢膜、鞭毛、菌毛、芽胞等,其表達是需要在特定的培養(yǎng)基上才能正常發(fā)育,有的細菌如炭疽在一般的培養(yǎng)基上不形成莢膜,只在動物體內形成明顯的莢膜,所以需先接種實驗動物后用病料進行涂片鏡檢。
在鏡檢時觀察細菌基本形態(tài)結構和大小及其排列狀態(tài)、菌端形狀、有無兩極染色、有無形成芽胞和莢胞等。形態(tài)學鑒定輔以生化試驗在細菌鑒定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生化試驗是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過程中不同菌種所產生的新陳代謝產物各異,表現(xiàn)出不同的生長特性。
通過生物化學的方法來檢測這些物質的存在與否,從而能夠得到細菌的鑒定結果。如糖(醇)類代謝試驗、氨基酸和蛋白質代謝試驗、有機酸鹽和胺鹽利用試驗、呼吸酶類試驗、毒性酶類試驗等。
血清型鑒定是根據(jù)細菌具有相對特異性的抗原結構這個特點進行微生物鑒定的特異方法.抗原的特異性程度又存在于屬間細菌所共有的共同抗原,這種抗原的存在,能表明其屬性。另一類特異性抗原只存在于特定的種、型,是確定細菌種、型的重要依據(jù),通過專門的分型血清即可對這些細菌的血清型進行鑒定。
亮發(fā)光桿菌毒力的測定,病原菌侵入機體能否引起疾病與其本身的毒力、侵入機體的數(shù)量和侵入部位有關。不同的病原菌或同種細菌不同的型或株,毒力常不一致。
Epimedin B 朝藿定B 110623-73-9 20mg/支
Epmedin C 朝藿定C 110642-44-9 20mg/支
Lovastatin 洛伐他汀 75330-75-5 20mg/支
Formononetin 芒柄花黃素 485-72-3 20mg/支
Pseudoginsenoside F11 擬人參皂苷F11 69884-00-0 20mg/支
Ginsenoside Rb1 人參皂苷Rb1 41753-43-9 20mg/支
Ginsenoside Rb2 人參皂苷Rb2 11021-13-9 20mg/支
Ginsenoside Rb3 人參皂苷Rb3 68406-26-8 20mg/支
亮發(fā)光桿菌
© 2024 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30958號-14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wǎng) GoogleSitemap